“风起岭之南,潮涌珠江畔。”2022年11月12日,广东工业大学(以下简称“广工”)迎来校庆。广工,扎根南粤大地,诞生于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阶段,成长于国家振兴之时。
64年来,广工几度易名,数次迁徙,始终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勇担时代使命,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人民培养了40余万可堪大任的英才俊杰。一代代广工人栉风沐雨、接续奋斗,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书写了一部开拓与奋斗、梦想与光荣的历史华章,铸就了今日之广工。
三校合并,办学上规模
1995年,在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大潮中,原广东工学院、广东机械学院、华南建设学院(东院)合并,组建为广东工业大学,并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高校。
合并前,华南建设学院(东院)自筹资金200万元向华侨农场管理局征收57.2亩土地,学校在此基础上,陆续加征土地110亩和422亩,于1999年1月18日,正式启动龙洞校区的建设。2000年9月初,龙洞新校区顺利接收2000级5000名新生入住。
三校合并,实现了广工发展中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。最大的历史性变化是办学规模的扩大,全日制在校生达11000多人,教职工达2000多人。学校办学空间得到大幅拓展,办学资源整合优化,工科特色得到巩固,招生数量实现翻番,位居广东省高校前列。
1995年6月30日,广东工业大学宣告成立
进驻大学城 ,办学上层次
2002年底,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州大学城,并将它作为科教兴粤,建设教育强省、文化大省的重要战略举措。面对建设大学城的机遇,广工以时不我待的主动姿态,做出了一个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、全局性、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决策:抢抓机遇、坚决果断进驻大学城。
经过多方努力,学校首批进入大学城。广东省教育厅明确将广工定位为重点建设高校,要求抓住进入大学城的契机做大做强,把广工建设成全省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,为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“起带头和中坚作用”。
以进驻广州大学城为标志,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,其最大的历史性变化是办学上层次:2006年,到校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;2007 年,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;2008年,进入广东省“211 工程”重点学科建设行列;2012年,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%;学科建设水平、学生培养质量、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;2014年,学校整体进入一本招生,更是人才培养上的新突破。
广工2005级开学典礼暨主校门校牌揭幕仪式
迈向高水平,办学上水平
2017年4月,广工列入广东省首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。把握“双高”(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、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)建设的契机与产业深度融合,广工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,其最大的历史性变化是办学上水平: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高端人才聚集效益加速形成,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增强,多项核心办学指标成倍增长,办学实力快速提升,学校首次进入U.S.NEWS 2018 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,当时的国内排名第63位,世界排名第453位……
经历三次历史性跨越,广工从上规模到上层次再到上水平,是全体广工人凝心聚力、辛勤劳动、接续奋斗的结果。学校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前期探索取得了良好进展,为推动学校再上台阶、勇攀高峰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2020年12月,广工在第五次校党代会上提出了“三步走”的发展战略和“六全两化”的目标任务,提出到2025年,努力建成“特色鲜明、国内前列、世界知名”的高水平大学;到2035年,努力建成“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”的高水平大学;到本世纪中叶,努力建成“特色鲜明、世界一流”的高水平大学。
2020年12月,广东工业大学第五次党代会
实施“攀撑计划”,办学攀高峰
2021年,广工提出实施“1+2+3”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,这是对省委省政府“建设什么样的广工,为广东提供什么样的支撑”重大命题的广工答案。把广工过去的发展归结为“上规模、上层次、上水平”,攀撑计划的实施则是广工发展史上又一重要时间节点——攀高峰。
广工全面推进“1+2+3”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
“1+2+3”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,即建设1个基地——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,加强高素质创新型新工科人才供给;2个学科群——高端电子制造和绿色材料化工学科群,引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;3个中心——智慧医疗创新技术中心、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、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,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广工把握攀高峰、创一流的内在驱动力,扎根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,全面提升创新能力,主动服务国家战略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,加快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新路子,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:2021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高校400强;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35-49名;U.S.News2021世界大学工程学排行榜内地排名第38位、世界排名第144位……
来源:羊城派、广东工业大学
编辑:IE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