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速递

新闻速递

> 新闻速递 > 正文
“看中国·广东行”丨小组专访(四)袅袅炊烟里,共寻大山深处的记忆……
发布时间:2023-04-24来源: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作者:IEC

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,也孕育出独特的民风。在肇庆西南边陲,壮、瑶、汉三族世代聚居在此,不同的文化也随之在这座大山里交汇、碰撞。几百年来,壮、瑶、汉三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,不断发展融合,共同书写着大山深处的故事,逐渐形成了肇庆唯一的民族乡,也形成了“三族同欢”的和美下帅。

外国导演TCHEGHO KOUAM CHARLIN来自喀麦隆,从小生活在多民族国家。在逐步了解中,TCHEGHO KOUAM CHARLIN对下帅乡的多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“三个民族共同生活会形成怎样的文化与民风?”这一问题渐渐在他心里扎根,也指引着他走进肇庆西北的大山,探寻“民风的故事”。

01壮瑶红酒庄——岁月里的酒与情

旅途开始之前,TCHEGHO KOUAM CHARLIN已通过资料了解到下帅乡“壮瑶红”的美丽传说。故事中的“壮瑶情”和古老的酿酒工艺让他决定到酒庄一探究竟。

沿着道路攀越大山,眼底是青山绿树,耳边是流水潺潺,酒旗招展之处便是壮瑶红酒庄。入乡随俗的TCHEGHO KOUAM CHARLIN换上壮族传统服饰,与壮瑶红第五代传承人对酒当歌,唱起壮家祝酒词。千言万语融入酒里,诉说着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。

在韦红兵的介绍下,TCHEGHO KOUAM CHARLIN了解到“壮瑶红”如何实现从“rice”到“wine”的转变。而令TCHEGHO KOUAM CHARLIN惊讶的是,酿造“壮瑶红”与喀麦隆直接通过植物取酒的方式大有不同。一碗“壮瑶红”需经过长达五年的窖藏,才得以如此香醇浓厚,入喉锁香,一如民族文化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形成独特韵味。

02春牛舞——弦歌不辍而生生不息

跟随着向导的脚步,TCHEGHO KOUAM CHARLIN前往拜访马氏家族“春牛舞”第五代传人马建邺老先生。每到农历四月初八“牛王诞”时,“春牛舞”总会带着“慰劳耕牛”的意义如期而至,诉说着“感恩自然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”的发展理念。如今,这种舞蹈形式已陪伴壮瑶汉三族人民走过了140余个春秋,逐渐成为联结壮、瑶、汉人民的文化纽带。

74岁高龄的马建邺先生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“春牛舞”,带领村民一同表演。TCHEGHO KOUAM CHARLIN的来访让马老先生欣喜万分。他向TCHEGHO KOUAM CHARLIN展示表演的服装、道具和乐器,细数着关于这些“老物件”历史与回忆。

为了让TCHEGHO KOUAM CHARLIN更好地了解“春牛舞”,马老先生召集来他的老队友们。年逾古稀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换上熟悉的服装。他们以天为幕,以地为台,七十岁的他们再次跳起“春牛舞”,步伐矫健依然,唱腔雄浑有力。见此场景,深受感触的TCHEGHO KOUAM CHARLIN也加入他们,一同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。

TCHEGHO KOUAM CHARLIN认为,文化的永久生命力取决于年轻一代的认同。在谈话中,他了解到下帅乡有着很多喜爱“春牛舞”的青少年,那一瞬间他感受到古老的 “春牛舞”又注入了新活力。这种鲜活的表演形式将会生生不息,带着它原本的意义继续传承下去……

03篝火晚会——篝火之下其乐融融

当晚霞染红天边,炊烟也在村子里袅袅升起。结束一天劳作的村民们涌向民族团结广场,点燃篝火,也点燃了乡间夜晚的气氛。

伴随着竹竿的清响,舞蹈队在暮色下跳起了竹竿舞。TCHEGHO KOUAM CHARLIN在与舞蹈队成员的交谈中了解到,队员们因为热爱而走到一起,也希望竹竿舞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可以活跃在日常生活中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竹竿舞,爱上竹竿舞。

当天边晚霞渐渐消逝,夜幕悄悄降临,人们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跳起舞来。这一刻,无论你来自何方,在火光映照下,一天的疲惫都会在歌声中散去,心与心的距离也会被拉得更近。

篝火旁,笑声里,TCHEGHO KOUAM CHARLIN也找到了此行的答案——一直找寻的民风故事,原来就藏在不起眼的日常里,它带着文化气息,融入细微生活,感染着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居民,也让来自远方的人为之动容,找回生活本真,寻回人性深处的淳朴和善。

探寻民风之旅完美落幕

TCHEGHO KOUAM CHARLIN与他的团队也满载而归

从“疑惑”到“探寻”

他们的行囊里已充满了回忆

接下来,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

人物专访

外国青年导演TCHEGHO KOUAM CHARLIN

王宁

来自喀麦隆,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

制片人

曾俊锜

就读于肇庆学院

音乐学院

制片人

廖乐诗

就读于肇庆学院

美术学院

Q:你为什么会来参加“看中国•广东行”项目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我同意参加“看中国”项目,首先是因为我想了解中国城镇乡村的风土人情。其次是因为我想融入人们的生活去感受文化的温度,而不是当一个冰冷旁观者。

曾俊锜:

因为去年也参加过“看中国”,觉得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活动。今年打算挑战自我,更上一层楼,争取更大的进步。

廖乐诗:

我认为人生的意义,在于不断地突破自己。去年我担任的是纪录片组的成员,今年我想在“制片人”这个领域开发新技能,超越去年的自己。

Q:你觉得肇庆是个怎么样的地方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肇庆,名字意为“吉祥的开始”,是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历史旅游城市。由于山脉组成的自然环境,这座城市享有良好的旅游声誉。同时,它也是一个相对平静的城市,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到“慢节奏”的生活。

曾俊锜:

肇庆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,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、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处。

廖乐诗:

肇庆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。在这里,我遇见了很好的老师,认识了很多很棒的朋友,这段在肇庆求学经历对我来说十分珍贵。

Q:在小组合作中,你对你的合作伙伴印象如何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当我到达肇庆时,我感受到了团队成员的热情。我们一起拍摄,一起讨论如何拍出更好的视频和照片。对我来说,沟通是团队中最重要的,交流想法让我们能制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。

曾俊锜:

非常不错。导演是个很乐观随性的人,正式开拍前还会时刻提醒我们要放松不要有太大的压力。另一位制片是一名“飞手”,她擅长操作无人机,拍摄的画面也很好看。

廖乐诗:

我的同伴们都非常的友好,这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毫不保留的分享所思所想,各种灵感和想法碰撞在一起,让我们的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。

Q:简单回忆一下踩点或拍摄的过程,你遇到了什么人?有哪些事情触发了你的拍摄灵感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我们第一次外出拍摄认识了“壮瑶红”传承人韦红兵女士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给我们介绍了“壮瑶红”的制作过程,每一坛酒都要经历五年的沉淀才能展现在我们面前。其次是我们去拜访了“春牛舞”传承人,我穿着传统服装跟他们一起跳舞,我很享受这个过程。

曾俊锜:

我们在拍摄中遇到很多热情好客的村民,邀请我们一同喝茶聊天,尽力帮助我们拍摄。在前往壮瑶红酒庄踩点的时候,我们发现敬酒歌是如此高昂热情,以至于我确定片子会出现混剪的形式表达一部分内容,我相信这一部分会使片子质感更上一层楼。

廖乐诗:

在拍摄过程中,我遇到了一位十分热情好客的壮族阿姨,她是一个水果摊摊主,和她聊天过程中,我们知道了拍摄期间刚好可以赶上五天一次的“趁圩”日。我们觉得很幸运可以拍到这一部分的素材。

Q:拍摄中遇到了什么困难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我们没有遇到大问题,我认为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唯一担心的是阳光太强,有时相机无法捕捉图像。第二个困难是夜晚拍摄竹竿舞和篝火晚会,黑暗的环境容易影响了图像质量。

曾俊锜:

最大的问题是协调举办篝火晚会的场地和拍摄的计划,因为一些事情计划不断被更改,最后没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拍摄,导致天黑拍不到什么好看的画面。

廖乐诗:

我们的影片需要拍摄一些关于牛的元素,但当我们专门安排了行程上山去拍摄牛的时候,却一直找不到。但整个过程都很快乐,因为有大家在一起。

Q:拍摄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?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村民们非常热情,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。第二是当我们去到学校时,学生们对于非常好奇。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外国人,所以一直围着我问很多问题。

曾俊锜

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天我们团队都会有个头脑风暴的时间,大家一起面对困难共进退,灵感的碰撞,会使我的拍摄动力更加具有爆发感。

廖乐诗:

影响最深刻的是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飞无人机,精益求精。在这过程中我的操作技巧也进步了很多。

Q:在拍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从未体验过的事情? 

TCHEGHO KOUAM CHARLIN:

在这个村庄拍摄期间,我学习了如何制作照片和视频;第一次用中文采访了用米饭酿酒的女士;也跟村民们学了“春牛舞”和“竹竿舞”,我觉得很酷。

曾俊锜:

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去没有信号的深山找自由活动的黄牛。像是探险一般,探寻未知的可能,但最后还是很可惜没找到。

廖乐诗:

第一次当制片人,第一次全权负责飞无人机,第一次去到生活着三个民族的地方等等。

“万里蹀躞,以此为归”

文化无形无色

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民风

摄制组翻山越岭

每一步都只为更靠近文化本身

每一程都只为记录时代故事

探寻民风之旅告一段落

接下来我们将与你共享大山里的记忆

一同期待最后的成片

 

来源:外国青年影像计划

编辑:IEC

打印